文徵明曾孙 文震孟《行草书致凡夫札》欣赏
上海图书馆藏的文震孟《行草书致凡夫札》,是明末书法与文人交游的珍贵见证。这帧尺牍虽为日常书札,却在笔墨间尽显“吴门书派”余韵与文氏家族的书法风骨,堪称“无意于佳乃佳”的典范。
上海图书馆藏的文震孟《行草书致凡夫札》,是明末书法与文人交游的珍贵见证。这帧尺牍虽为日常书札,却在笔墨间尽显“吴门书派”余韵与文氏家族的书法风骨,堪称“无意于佳乃佳”的典范。
上海图书馆藏的文震孟《行草书致牧老手札》,虽为尺牍小品,却藏着明代书法“尚态”风潮里的独特风骨。文震孟出身书法世家,其曾祖文徵明是“吴门四家”之一,而这篇手札,既承家学雅韵,又跳出窠臼,尽显文人书家的真性情。
苏州博物馆藏的文震孟《行书登麻姑山诗轴》,以197.8×42.2cm的纵阔尺幅,撑起一幅笔墨与诗意交织的山水长卷。作为明代“吴门书派”的后劲力量,文震孟此作既存文人雅韵,又藏山河气魄,观之如随其足迹,共登麻姑仙山。
在南京博物院的馆藏珍品中,文震孟《恩赐袍笏轴》以133.9×63.9cm的纸本行书形制,静静诉说着明代文人书法的雅韵与风骨。这幅作品不仅是文震孟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,更因“恩赐袍笏”的主题,承载着明代士大夫的荣耀与家国情怀,堪称“书以载道”的典范之作。
藏于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的文震孟《致赵宧光札》,是晚明吴门书法的珍贵遗存。这幅纵26厘米、横25厘米的纸本行草书,既是文震孟书法美学的鲜活注脚,更藏着一段文人挚友的相知佳话。
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众多书法瑰宝中,文震孟的《西园公宴诗轴》堪称明代行书的佳作。这幅绫本行书纵196.3厘米、横66.8厘米,尺幅开阔,既承载着文氏家族的书法基因,又透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骨,是研究明代中后期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。
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众多书法珍品中,文震孟的《行草七言联句轴》虽不似“天下第一行书”那般家喻户晓,却以其兼具魏晋风骨与文人气象的笔墨,成为明代行草书法的经典之作,值得细细品味。
上海博物馆藏的文震孟《行书初入侍班诗轴》,以214×51.4cm的绫本巨幅,展现着明代“状元书法”的独特魅力。作为文徵明曾孙,这位天启二年状元将家学底蕴与个人风骨熔于笔墨,成就了这幅行书佳作。
在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中,文震孟的《行书祝寿诗轴》堪称明代行书的精妙之作。这幅金笺行书纵132.4厘米、横62厘米,以华贵材质承载文人风骨,既是祝寿佳品,更是书法艺术的生动范本。